本篇文章主要讲解以下三个方面的投资知识:
4.股票的预期收益率应该是多少?
5.为什么市场会有周期?
6.股票的风险真的很大吗?
四、股票的预期收益率应该是多少?
该节重点:
股票预期收益率指的是股票年化收益率
GDP是所有大大小小的企业增长速度的均值
A股上市公司8%~10%的未来预期收益率基本是合理的
离开本金多少、时间长短、资产占比来谈预期收益率意义不大
如果投入股市的资金占个人总资产比例很小,来股市只是玩玩,赚得再多,也“解决不了家里的大问题”,对滚大雪球,解决买房、教育、养老等问题的作用不大
年轻时把精力放在积累本金上,同时拿点小钱儿在股市练练手,以小损失换大教训,真金白银地练认知、情绪和投资能力
做好资产配比,留足基本支出(活钱)、应急备用金,买好保险,然后把尽量多的长期不用的钱投入股市,踏踏实实地等待花开
上一篇,很多人在股市赔钱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证券价格的感知能力。这一方面受限于对市场固有运行规律的认知,另一方面也受到情绪的影响
。
接下来,我们就会从认知和情绪两个维度,展开。这一讲,我们来探讨一个比较实际的问题,那就是:如果长期投资股票,比较合理的预期收益率是多少?
在前面我们提到过美股的长期收益(有图可知),你一定记住了6.6%
这个数字。但我猜你一定也有困惑,身边经常能听到有人赚20%、50%,动辄翻倍的也不在少数。6.6%是不是太低了?在股市投资就只能赚这点钱吗?
实际上,一项投资的收益,是通过时间得来的。
有可能你1个月就赚到了20%,但这一年剩下的11个月里再也没有类似的机会,甚至把这 20%都赔了回去,这和你一年赚到20%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因此,当比较大类资产或者两个投资产品的收益时,我们通常会用「年化收益」这个指标来衡量。它是把当前收益,无论是1个月、3个月,还是2年的,折算成年化收益率来计算。 我们这一讲所说的预期收益率,也指的是年化收益率的概念。
总结:
股票预期收益率指的是股票年化收益率。
厘清了预期收益率的定义,我们再来探讨什么样的预期才是合理的。这个问题有很多角度可以回答,我们先来看一种自上而下的推导过程。
在之前我们反复强调过,整个经济体的增长,是每个企业、每个劳动者共同努力不断创造财富的结果
。而这个结果一个相对好衡量的指标就是GDP(国内生产总值),也就是一段时间里一个国家创造出来的总财富
。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国家的GDP都在以一个飞快的速度发展。过去20年,中国GDP年均增速在9%左右,但随着我们经济体量的增大、人口红利的减少以及科技与工业化的阶段转型,未来的速度肯定要稍微慢下来一些。参照过去几年的数据,我们可以相对保守地认为,每年5%~6%的增速是比较可预期的。这个数字,就是我们收益率的一个基础保障。
当我们投资股票的时候,实际上投资的是这个国家相对规模比较大、盈利能力比较强、活力也比较旺盛的一系列公司——毕竟它们都是上市公司。
所以,总体来说,如果把GDP增速理解成「所有大大小小的企业增长速度的均值
」,那么投资到运营水平更高的企业也会获得一些超额收益。以我们的经验,8%~10%的长期年化收益率是可以预期的。
总结:
1.GDP是所有大大小小的企业增长速度的均值。 2.股票的预期收益率是8%~10%。
这里我们还是想和你探讨一下,这个8%~10%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在我们的讲稿里,它们只是两个数字,但在现实世界中,它们是企业的净资产和盈利增长
。
我们先来介绍一张图,这张图是「万得全A指数净资产与价格同步图
」。
万得(Wind)是一家国内领先的金融数据服务商,而「全A指数」代表的,就是A股所有公司组成的一个指数。
在这张图上,橙色线代表的是指数价格
的变化,蓝色线代表的是这些公司总净资产
的变化,而灰色线代表的是净资产收益率
,也就是你经常能听到的ROE(Return on Equity)的复利累积结果。你会发现,虽然整个指数的价格波动十分巨大,但它长期的表现和这两个指标的相关性非常高。
这里稍微解释一下净资产和ROE的概念。我们先抛开上市公司复杂的财务报表和金融指标,回到最基础的模型来理解这件事。
假设我们想开一家咖啡店,准备一共投入50万人民币。
这50万里,我准备自己出30万,再找朋友借20万——而这20万是要还本金和利息的。所以从一开始,这家咖啡店就有个单一股东,就是我;同时还欠了一些债务。不过有了50万启动资金,我就可以去租房子、买咖啡机、买桌椅板凳去了。
万事俱备,我可以开始做生意了。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我非常努力,尽可能地卖出更多的咖啡。年底一结算,整家店卖咖啡的收入,减去各种成本,包括房租、人员工资、应该交的税费等等,还多出了10万块钱。那么这10万块钱自然就是我们应得的利润。
这个时候,我们通常有三种选择: 第一种,把这10万块取出来,给自己花。这个过程也可以叫「股东分红」; 第二种,我们可以还掉一部分债务,让之后少交点利息; 第三种,我们把10万块钱留在公司里,继续扩展我们的生意——比如买更多咖啡机、雇多一点人来提高产能,或者开始卖饼干和蛋糕等等。
如果在年底这个时间点,我们来给这个咖啡店的财务状况「拍一个快照」的话,你会发现公司里有各种各样的资产,比如各种设备、厨房里囤着的咖啡豆、银行账户里的现金……同样我们也有一些负债,比如欠别人的借款,或者之前进货时候还没有付的钱,等等。于是我们用总的资产,减去总的负债,得到的这个数字,就是我们上面提到的净资产。或者用更通俗的话说,这就是我作为股东真正拥有的财富。
所以你可以想象,只要我把企业经营得好,净资产一定是逐渐在增长的。比如咖啡卖得越多,我们银行账上的钱就越多;我们努力发明一些新的技术专利,这就变成了无形的资产;我们有了钱开更多的店甚至自己开始买楼了,这同样是很有价值的资产——这一切,减去各种负债,剩下的都是公司创造的价值,也就是净资产的概念。
那么净资产收益率(ROE)
是什么意思呢?它的计算方式是每年的净利润,除以这一年的平均净资产。它衡量的就是股东放在公司的每一块钱,能产生多少的回报。也就是我们说的,投资带来的收益。
所以查理·芒格说过,一只股票的长期回报率,基本会和企业长期实现的ROE靠拢
。你可以再看一下最上面的那张「万得全A指数价格净资产同步图」,图中代表ROE的灰色线条,它的年化增长率就是12%左右。考虑到未来GDP增速可能的放缓,我们上面估算的A股上市公司8%~10%的未来预期收益率基本是合理的
。
不过,这个 8~10% 的预期回报肯定不是我们的终点。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提高我们的长期收益。
第一个方法非常简单直白。之前我们也提到过,即使是上市公司,里面大部分也是质量比较平庸,长期会跑输市场的公司。所以我们如果能在上市公司里也能挑出长期表现更好的公司
,我们就能在8%~10%这个回报上再增加两三个百分点,达到10%~12%的预期回报。
另外,上市公司、尤其是优质上市公司还有一项额外的利润来源,就是溢价再融资
。所谓的溢价再融资,就是公司以高于净资产的价格增发新股,或者按照高于净资产的价格拆分某部分资产独立上市融资,就能获取额外的收益
。如果这听起来有点复杂,你可以理解成,受到追捧的上市公司,可以在市场上以各种方式用好的价格融资,扩充自己的净资产。
这还没完。虽然像沪深300、中证500这样的指数已经囊括了A股接近4000家上市公司里面规模最大市值最大的相当一部分龙头公司,但由于各地资本市场的规则不同,很多出色的中国企业仍然没有被这些指数捕捉到。
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腾讯、美团、小米,都在香港上市;而阿里巴巴、拼多多、新能源电动车企业等等是在美国上市的。如果我们能把这些优质公司也纳入自己的投资组合,长期回报自然也会有所提高。
第二个方法,其实也很好理解。回到上面那张图,虽然净资产和ROE相对稳定,但市场价格的波动可以非常巨大——经济周期、盈利周期和情绪周期的叠加,使得市场的价格会起起伏伏,偶尔还会呈现极端的形态。具体的原因这里不展开,下一讲会仔细来谈。
如果我们能利用这种波动,在低位的时候多买一点,在高位的时候按兵不动或者卖出一些,长期收益也会增强
。
15%的长期收益率高不高?其实非常高了。这么说吧,股神巴菲特这么多年的长期收益率,也差不多就是12%~15%
的水平。
有的同学可能会说,这个数字和自己印象里的不太一样。提到巴菲特的时候,大家通常都说他的长期收益是20%左右。对于这个问题,学术界有过一篇经典研究论文,题目叫《巴菲特的阿尔法》,也就是巴菲特的成功是怎么来的。
在这篇论文里,几位学者拆解了巴菲特长期跑赢市场的秘诀,把他的回报拆成了一个包含市场因子、价值因子、规模因子、动量因子、质量因子的五因子模型——关于「因子」的内容相对专业一些,我们以后有机会再细讲。重点是,这篇论文通过各种方式计算出了巴菲特一个独到的优势,就是他使用的独一无二的杠杆。
这里的「杠杆」,指的就是巴菲特可以「借」别人的钱来投资
。其实对于我们普通投资者来说,也能找到渠道借钱炒股,但实际上这是非常危险,有时候甚至是处在违规违法的边缘。你可能也听说过很多因为上杠杆炒股最后倾家荡产,甚至欠下巨额债务的悲惨故事。
但对于巴菲特来说,他上的杠杆就有几大优势: 第一,巴菲特的投资主体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长期评级都在AAA或者AA级别,换句话说,就是信用特别高,这样一来,借起债来成本很低;
第二,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下属的保险和再保险业务,可以源源不断地给巴菲特输送「弹药」。保险业务的特点是,经常可以提前收到一大笔保费,等到出现实际需要理赔的事件,钱才会付出去,这让它们账上总是有大量现金可以用来投资。而这样得来的钱成本也是极低的。这篇论文里写到比国债利率还低,开个玩笑可以说,大家对巴菲特的信任比美国政府还高;
第三,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过的,公司还可以利用各种税务、资产开支、应付账款的方式,创造正向的现金流。
总之,巴菲特能用的杠杆独一无二,别说普通投资者了,就是绝大部分专业投资者也没有他这个条件。论文里通过测算,得出老巴长期杠杆在1.6倍的水平,也就是说,他用来投资的160块钱里,有100块是自己的,60块钱是非常便宜地「借」来的。所以,如果想要衡量巴菲特真实的投资水平,我们就要把杠杆的因素考虑进来。按照这个方式计算,他的真实投资长期回报率其实是20%/1.6=12.5%左右。
不过,像巴菲特这种超大体量的资金,能做到几十年12%~13%的回报水平已经是奇迹了。所以对于我们普通投资者来说,12%~15%的预期回报已经是相当合理,甚至偏向乐观的了
。
当然千万不要忘了,长期有12%~15%的回报,不代表每年都有12%~15%的回报
。著名的投资大师霍华德·马克斯在著作《周期》里曾经提到,在1970~2016年的47年里,美国股市平均回报是10%,但在这47年里只有3年的股市回报落在8%~12%这个区间。而对于中国股市来说,这种每年回报大幅偏离长期平均值的现象,其实更加普遍。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坚持长期投资的原因
。
离开本金多少、时间长短、资产占比来谈预期收益率意义不大
。
1000块钱年化20%,也不过才赚200,100万本金年化10%,也能赚10万;
以5年为期,只有1年赚了20%,其他时间都在赔,赚得不如赔得多,网上很多所谓牛人都是这种情况,要看你能在股市活多久;
如果投入股市的资金占个人总资产比例很小,来股市只是玩玩,赚得再多,也“解决不了家里的大问题”,对滚大雪球,解决买房、教育、养老等问题的作用不大
。
所以,要系统地看预期收益率。年轻时把精力放在积累本金上,同时拿点小钱儿在股市练练手,以小损失换大教训,真金白银地练认知、情绪和投资能力
;
投资要把时间拉长,以5年、10年的投资周期享受复利的成果。可不要小瞧了8-10%的年化收益,按72复利法则(72除以8、除以10),只要7-9年资产就可以翻一番,如果本金够多,足以解决“大问题”;
做好资产配比,留足基本支出(活钱)、应急备用金,买好保险,然后把尽量多的长期不用的钱投入股市,踏踏实实地等待花开
。
总结: 1.离开本金多少、时间长短、资产占比来谈预期收益率意义不大。 2.如果投入股市的资金占个人总资产比例很小,来股市只是玩玩,赚得再多,也“解决不了家里的大问题”,对滚大雪球,解决买房、教育、养老等问题的作用不大。 3.年轻时把精力放在积累本金上,同时拿点小钱儿在股市练练手,以小损失换大教训,真金白银地练认知、情绪和投资能力。 4.做好资产配比,留足基本支出(活钱)、应急备用金,买好保险,然后把尽量多的长期不用的钱投入股市,踏踏实实地等待花开。
五、为什么市场会有周期?
该节重点:
股市的波动即市场周期由经济周期、企业盈利周期和情绪周期影响决定
经济周期由人口出生率、劳动生产率、科技发达程度等因素决定
企业盈利周期由GDP、经营杠杆、财务杠杆等因素决定
这两个周期变化,其实都比不上最后一种情绪周期对市场波动的影响大
市场是参与者行为的总和,而人心的变化,往往会导致市场出现非常极端的变化
媒体都是好消息,企业盈利屡超预期,一片欣欣向荣。这时候投资者的心理和情绪就接管了现场,于是股票价格大涨
媒体上都是坏消息,投资人认为这样的景象一定会持续下去,经济要完,于是抛售股票
著名投资人霍华德·马克斯(Howard Marks,以下简称「马克斯」)在《周期》里有一个统计,马克斯说,他在投资行业经历了完整的47个年度(1970~2016年),在这期间,美国标普500指数的年化增长率是 10%。这是一个非常符合常理、我们也很熟悉的数字。
如果年化收益为10% ,我们可以假设,一年的回报在8%~12%应该都算是比较「合理」的范围。那么这47年里,美国股市有多少年的回报落在这个区间里呢?马克斯说,在具体计算之前他猜测这个数字不会很大,但是实际答案仍然惊到他了——47年的历史里,只有 3个年份的回报在这个范围内。换句话说,美国股市每16年才有1年是「正常」的
。
同时,马克斯把偏离10%超过20个百分点的收益定义为「不正常」,即上涨超过30%,或者下跌超过10%,在47年里居然有13年是「不正常」的。所以他说,对于股票市场,所谓的常态其实是非常态。
还有另一个有趣的统计,虽然和投资的关系不大。著名NBA球星勒布朗·詹姆斯(LeBron James,以下简称「詹姆斯」),他的职业生涯平均数据统计是:每场得到27分,7个篮板和7次助攻
。那么截止到2020年上千场的比赛里面,有几场比赛詹姆斯真正拿到了 27+7+7的成绩呢?
答案是:零。
为什么市场总会有大的波动,甚至是很极端的牛熊市呢?为什么市场总会有起起伏伏的周期呢?弄清楚这个基础问题,会对我们实际操作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我们都知道,股市的波动,一定是无数因素和变量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宏观看,市场周期主要由三个周期影响决定——经济周期、企业盈利周期和情绪周期
。
为了方便你理解,我简单地画了一下,大概是这样:
其中蓝色代表经济周期,黑色代表企业盈利周期,而红色代表的是市场周期,也就是我们上面说的情绪周期。需要说明的是,这三个周期互相影响的情况会更加复杂,并不是严格的同向波动,这里仅为示例。
平时,我们每天直观感受到的是市场周期,也就是所谓的大盘涨跌
。但其实,它是最外一层的表现。最根本的是内在因素,是经济周期以及企业盈利周期。
所谓的经济周期
,自然就是某个国家、或者整个世界在一定时间内的经济产出情况,增长或衰退。我们之前提到过一个「自然资源、劳动力和技术」的财富创造模型。那么一个经济体的长期经济发展情况,通常是由人口出生率、劳动生产率、科技发达程度
等等这样的因素决定的。
所以可以想像,经济周期的起伏通常不会太大。比如你回想一下,美国股市时不时就能走出大牛市的行情,但国家一年的GDP增长也就是2%~3%。你可能也听过日本所谓「失落的二十年」,那么在整个九十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裂的阶段,它的GDP是什么情况呢?实际上,十年里面只有三年是负增长,最低水平也就刚刚超过-1%。显然,这种程度和我们印象里的「惨淡」或者「崩盘」是联系不上的。
这就让我们来到了第二种周期,企业盈利周期。实际上,即使GDP的变化不大,企业盈利水平的波动也可能会很大。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个,其中一个我前面提到过,就是「经营杠杆」的概念。简单来说,利润 = 收入 - 成本,收入每变化一个百分点,引起的利润变化往往是不对等的
。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出租汽车公司,它的成本可能有三种,固定成本、半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
比如它租的办公室,可以算作固定成本。因为无论是管理的车辆增加了20%还是减少了20%,办公室面积不可能迅速变化,相对是固定的;
车辆成本算作半固定成本。比如最近客流增大,现有车辆还能应付,那么公司就不需要购买更多的出租车。但如果客流增、减幅度很大,公司可能就要考虑做相应的调整;
车辆使用的汽油是可变成本——它和总的行驶里程是密切相关的。
除了经营杠杆,企业通常还会面临财务杠杆
的影响。我们都知道企业通常是会借债的,每年需要支付利息。
继续以出租汽车公司为例。假如这家公司一年的总收入是10000万元,总成本是6000万元,另外每年需要支付利息1000万元不变,缴纳各种税费2000万元不变,留给股东们的净利润就是1000万元。如果到了第二年,公司总收入上升至12000万元,而总成本不变,那么净利润是3000万元。
也就是说,收入只增长了20%,而净利润却增长了200%,这就是财务杠杆的作用
。
所以,除去GDP变化对企业造成的直接影响,如经营杠杆、财务杠杆,这些因素会更大幅度地改变企业的盈利周期
。而我们为股市和公司估值的时候,利润往往是最重要的一个参考指标。所以盈利周期的起伏也为整个市场的起伏做了很大的贡献。
当然,在我们看来,这两个周期变化,其实都比不上最后一种周期对市场波动的影响大
——那就是情绪周期
。
市场是参与者行为的总和,而人心的变化,往往会导致市场出现非常极端的变化
。A股历史上有很多疯狂的例子,可能你已经听过很多了。站在现在这个时间点,我们想和你分享一个发生在50年前美国股市的例子,也许会给你当下的投资一些启示。
在美国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有一个很有趣的名词叫作「漂亮50
」(Nifty Fifty),指的是当时50家受到投资者追捧、涨势凶猛的大蓝筹公司
。它们规模很大、家喻户晓、盈利能力也很强。随便说几个名字吧:美国运通、百威英博、可口可乐、迪士尼、陶氏化学、花旗银行、通用电气、吉列剃须刀、IBM、麦当劳……其实里面相当一部分公司直到今天仍然是所在领域的巨头。
从1968年底开始,「漂亮50」走出了一波重要的行情。11月的时候,标普500指数连续下挫,最大跌幅达到30%,但是「漂亮50」反而逆势上扬19%。虽然随后也出现回落,最大跌幅(20%)仍低于市场整体。而从阶段低点1970年6月起的下一轮上涨过程中,「漂亮50」指数涨幅最高达到96%,显著高于同期标普500上涨53%的表现。
这一波行情让很多人都赚了很多钱,当时市场弥漫着这么一种感觉——这些公司会一直非常赚钱,强者恒强,不管什么价格买它们一定不会错。
而这种强烈的偏好,带来了一个非常直观的结果,就是「漂亮50」公司的整体估值迅速提升。如果以市盈率来计算,这波行情之前,「漂亮50」公司的整体估值在十几倍市盈率的水平,听起来还挺合理;但走完这波行情之后,在1972年,这些公司的市盈率中位数变成了39倍,而最高的公司有95倍之多。
那么这波「漂亮50」的牛市结局如何呢?答案是:并不太好。
《股市长线法宝》的作者杰里米·西格尔(以下简称「西格尔」)教授在1995年写了一本书,叫《再看「漂亮50」:高价成长股最终是否可以证明自己》。西格尔教授做出了统计——首先,「漂亮50」公司从1973年末就开始补跌,开始大幅跑输大盘,直到1974年完全触底;而如果从1972年12月计算到1995年5月,「漂亮50」公司在22年里年化收益是 11% ,而市场总体收益是11.2% ,几乎没有区别。
最关键的是,上面也提到了,「漂亮50」的很多公司基本面其实一直不错,也一直保持了细分领域的龙头地位。但为什么在走出一波大牛市之后陷入了长达二十年的平庸呢?
答案也很简单:因为这时候投资者对这些公司不再狂热,甚至开始嫌弃了,所以虽然业绩稳健增长,但是市场给这些公司的估值已经大幅下降
。
在上面这张图你就能看出,1972年,「漂亮50」公司的市盈率中位数是39倍,而十年之后的1982年,这个数字变成了12倍。而如果以著名的可口可乐为例,这家公司很长时间业务基本没有变化,后期净利润的增速基本也没有变化,唯一变化的是,之前投资者愿意以50倍市盈率购买这家公司的股票,而之后降成了15倍。这是真正的「好日子再也回不去了」。
这就是一次完整的周期: 市场的气氛和叙事开始变化 >> 导致投资者开始追捧某一类股票 >> 随着追捧股价节节走高印证了牛市的故事 >> 更多的人蜂拥而至并让市场产生这种景气不会消失的错觉 >> 市场气氛开始掉转 >> 投资者接连出逃股价大幅下降 >> 公司股价长时间的一蹶不振……
不知道在如今的市场上,你有没有发现类似的故事还在上演。
总结: 1.股市的波动即市场周期由经济周期、企业盈利周期和情绪周期影响决定。 2.经济周期由人口出生率、劳动生产率、科技发达程度等因素决定。 3.企业盈利周期由GDP、经营杠杆、财务杠杆等因素决定。 4.这两个周期变化,其实都比不上最后一种情绪周期对市场波动的影响大。 5.市场是参与者行为的总和,而人心的变化,往往会导致市场出现非常极端的变化。
讲述完三个周期,我们不妨再回到这张图。
我们可以发现,经济周期、企业盈利周期、市场情绪周期,波动逐级放大,但终会收敛回归到长期趋势本身,这个长期趋势,也是我们不断强调的一个国家经济和企业盈利的增长。 但是这三个周期,以及各种其他周期(比如信贷周期)与因素的叠加,造成了整个市场的起伏波动,而人心在这里的作用尤其之大
。
经济形势好的时候,企业家过度盲目地投资再生产,银行等金融机构在经济上升周期的信用宽松(容易贷款)也助长了这种行为,这些在经济好的时候进一步放大了企业的盈利。
反应到市场周期上——媒体都是好消息,企业盈利屡超预期,一片欣欣向荣,这时候投资者的心理和情绪就接管了现场
。「这样的景象一定能持续下去,黄金十年不是梦」,于是股票价格大涨
。
某个时候、某个因素导致企业盈利不及预期,而这时最后的接盘手也已经进场,于是股市开始下跌
。经济形势良好时候的经营和财务杠杆,此时变成了企业的包袱,企业的盈利迅速减少甚至亏损。股市进一步下跌,媒体上都是坏消息,投资人认为这样的景象一定会持续下去,经济要完,于是抛售股票
。企业裁员、投资者身家缩水,大家纷纷勒紧裤腰带,减少不必要的消费,企业的收入和盈利进一步降低……直到开始下一个周期。
总结:
- 媒体都是好消息,企业盈利屡超预期,一片欣欣向荣。这时候投资者的心理和情绪就接管了现场,于是股票价格大涨。 2.媒体上都是坏消息,投资人认为这样的景象一定会持续下去,经济要完,于是抛售股票。
六、股票的风险真的很大吗?
该节重点:
为什么我们觉得买房风险不大?
- 1)过去20年,我们见证了中国房产的大幅上涨和升值
- 2)买房比买股票简单很多,很难「买错」
- 3)房地产市场没有一个像股票交易所那样一个实时报价、瞬间买卖的交易系统
- 4)房子在大家眼中是一个实物资产,而股票是被定义为看不见摸不着的金融产品
为什么投资组合里需要权益类资产(股票)?
- 1)我国经济已进入依靠科技进步、需要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的阶段
- 2)房地产收益高增速时代落幕,更多资金会转向股票市场
- 3)海外资金逐渐提升中国资产的占比
越是发达的国家,房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越低
我们怎么做?
- 1)风险认知:波动大不是风险、亏损的可能性也不是风险,只有自己不懂装懂、自欺欺人才是最大的风险。
- 2)投资策略和执行:构建自己事前和事后的应对方法,并且有纪律性地坚持下去。
投资者对于自己的投资账户查看越频繁,通常回报就越低
除了增量以外,这世上多是先知先觉的人挣后知后觉的人的钱,这就是信息差
在前面的几讲里,我们了解了股票是长期收益最高的资产
,也用不同的方法推导出我们应该对股票的长期收益率有什么样的期待。
这节,我们就来讲讲如何理解收益的另一面——风险
。当然,风险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我们就谈谈自己的理解。
在提到投资理念的时候,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每次倡导大家应该多投资权益类资产(也就是股票)的时候
,总会有人说,但是股市的风险很大啊。
哪怕遇到愿意投资股市的同学,他们也经常反映,自己比较难得到身边人的理解,家人朋友经常觉得投资股票是旁门左道,一不留神就血本无归了
。
在这里,我们先不辩驳「股市风险很大」这样的说法对还是不对,应该怎么理解。我们先来做这样一个思考题:
假设有一种资产,它占用资金巨大,动不动就七八位数,你要是没钱的话还得去借钱买; 另外,这类资产遇到各种风吹草动,也可以在半年一年里跌个30%,账面上一下少了好几百万,而且好几年都涨不回来; 同时,这个资产流动性也很一般,也就是说,你着急的时候想卖都卖不出去,而真有钱想抄底买入的话,可能好几个月都没人卖给你。
那么,你觉得这种资产的风险大吗?
有些同学可能已经想到了,这不就是房子吗
。那么,在我们国家买房的风险大吗?我想大多数人的答案都会是,感觉并不是很大,至少比买股票的风险小多了
。
可是,按照上面的描述,房产也有很多明显的缺陷,而且波动也并不小,那么为什么大部分人会觉得买房总体来说是件风险不高、比较安全的事情呢?
我觉得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
第一,最重要的是,在过去二十年时间里,我们几代中国人见证了房产的大幅上涨和升值
。而且这种上涨和升值的逻辑也非常清晰,就是中国整体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以及不断发行的货币带来的通货膨胀。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家庭也享受到了房产增值带来的巨大福利,和自己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买房已经变成了某种全社会的「信仰」
。
过去十几年房产的回报高于股票
而且不只是我们这样,整个东亚民族,甚至包括欧美地区,对买房这件事都抱有很强的信念。之前我们在前面就提到过,在全人类社会创造的三百多万亿美元的财富里,大约 2/3都是以房地产的形式存在的,其中住宅占了70%以上。所以,带着这种「房价永远涨
」的期待,一时的波动好像也就无所谓了。
发达国家的房产占总资产比重更低
第二,买房要比买股票简单很多
。你想想,说起买房,那么需要考虑的就是那几个变量:位置、户型、周边配套设施、开发商物业水平
等等,这比买股票要考虑的因素少太多了。
所以,在大部分情况下,买房很难「买错」
,而且即使买错了——比如同等价位明明有更好的楼盘和户型,但是你当初没选到——可能别人的房子从3万涨到了5万
,但你的只涨到了4万5
,绝对不是一个灾难性的结果。
但如果一只股票选错了,可能就是增值3倍和跌成1/3的本质区别
。从这个角度来说,买房的「风险」的确要小很多。如果用一个比喻的话,可能就是做一道四个选项都正确的选择题,和做数学考试最后一道大题的区别
。
第三,大家觉得买房风险小,是因为房地产市场里并没有一个像股票交易所那样一个实时报价、瞬间买卖的交易系统
。所以,即使价格在各种波动,大家也感受不到;或者即使感觉到了,反正也没法立刻卖出去,那就干脆放着无所谓了。
如果你细想一下,就能感受到一个每天给我们报价、实时对我们账户上的余额有直接影响的系统,会对人的心态影响有多大。
不管你做不做投资,每天都会有各种财经新闻、消息、评论甚至谣言向你扑面而来,每天市场都会对这些消息做出各种反应。看着自己账户上数字的起起伏伏,很多人都难以抵御追涨杀跌的即时诱惑
。
换个角度来说,假设你十多年前在国内一线城市买了一套房子,它的价格是1万元/平米,而等到2020年,这套房子价格已经翻了10倍,变成了10万元/平米。
但在这个过程中,假设国家开设了一个房地产交易所,你可以随时一键把这套房子卖出或者买回来,那么等这套房子涨到3万的时候,或者从7万跌到5万的时候,又或者在5~6万的价格3年不动的时候,有多少人会坚守它到10万的价格呢?肯定是非常少的。
但这个系统并不存在,所以大部分人并不知道自己房子涨了还是跌了,即使知道了也没法立刻操作,于是就算了。有个同事开玩笑的说法,过去二十年里,有相当一部分中国家庭是「被迫致富」的
。
大家觉得买房相对买股票有安全感,最后一个原因是因为房子在大家眼中是一个实物资产(即便价格暂时走低大家也会觉得房子还在),而股票是被定义为看不见摸不着的金融产品(显示出来的就是价格)
,所以这种价格的波动心理的变化就会更明显。但如果真正把买股票的行为当作是买公司,这样的感受就会好很多吧,不同的感受其实体现的是你怎么看待这件事情。
总结: 为什么我们觉得买房风险不大? 1)过去20年,我们见证了中国房产的大幅上涨和升值 2)买房比买股票简单很多,很难「买错」 3)房地产市场没有一个像股票交易所那样一个实时报价、瞬间买卖的交易系统 4)房子在大家眼中是一个实物资产,而股票是被定义为看不见摸不着的金融产品 越是发达的国家,房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越低。
以上面这样的思路,再来回看我们对「股市风险很大」这个论断,感觉可能就更清晰了一些。
首先我们可以确定,波动并不等同于风险
。
你可能知道,在金融学的传统教材里,都是用「波动率」这个指标来衡量风险的
。它是一个统计学意义上的数据,计算的是一段时间里一个资产的价格,和它这段时间的平均价格的偏离程度大不大。
但是很明显,仅仅以波动程度来衡量一个东西是不是「风险大」,是比较片面的。看看过去十几年那些明星股,不管是苹果、微软,还是茅台、格力
,都经历过大涨大跌,仅用「风险大」来形容它们肯定是不准确的。
这带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对于普通人来说,投资的第一要务,是要投资一个长期向上的市场
。对于相对专业的投资者,他们是有可能在一直震荡、上下反反复复波动的市场中赚到钱的,但对于大多数人,如果你的投资标的长期向上,哪怕中间波动一些,取得正向回报的可能性也是要大很多的。
就像过去十多年不断上涨的房产市场,只要自己不瞎折腾,挣钱是大概率的事情,无非是挣多还是挣少的问题。
中国居民偏好房产,畏惧金融资产
从这个角度来说,又得宣传——在自己的投资组合里加入权益类资产(股票)的重要性了
。
我们可以这么来思考这个问题:在中国,买房当然是过去十几年里最好的投资方式,我们见证了「十年十倍」甚至几十倍的回报;但是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且不说二三线城市,就拿北上深的房子来说,还有多大可能性在接下来的十年继续这种表现呢?房价从1万元涨到10万元固然神奇,但同样的房子还会涨到50万元一平米吗?
但是权益类资产,却有可能在未来新的一个十年开始表现。
第一,我国经济已经逐步进入了需要依靠科技进步、需要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的阶段
。在这样的背景下,A股市场里优质的公司和企业会越来越多;
第二,随着房地产收益高增速时代的逐渐落幕以及固定收益类产品越来越少,更多的资金会转向到股票市场
;
第三,中国的经济在全球依然领先,未来依然有巨大的前景,海外资金也会逐渐提升对中国资产的占比
。
人均GDP与非金融资产占比负相关
总结:为什么投资组合里需要权益类资产(股票)? 1)我国经济已进入依靠科技进步、需要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的阶段 2)房地产收益高增速时代落幕,更多资金会转向股票市场 3)海外资金逐渐提升中国资产的占比
第二个启示是:对于投资来说,我们尽量去做简单的题,而少去挑战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难题
。
就像刚才提到的买房与买股票,买房子本身就是一件难度低得多的事,但它带来的回报反而是相当之高的。
你可能听过一个笑话,说一个家庭里爸爸天天研究公司股票,天下大事无所不知;而妈妈啥也不懂,只知道有钱就买房……最后谁的收益率高,谁是一家之主,一目了然
。
所以,投资其实是很反直觉的:挑战高难度、拼命努力钻研,未必能带来相应的回报
。研究个股、投资个股,如果买对了确实可以带来很大的财务回报以及成就感,但如果自己做不到,投资整个市场、并且在自己能够理解的范围内做一些增强收益的动作,并且长期坚持下去,同样是很好的投资方式。
当然,投资过程中最糟糕的情况还不是挑战难题造成了亏损
,而是这样两种情况:
第一种,由于自己的懒惰、轻信他人或者不做任何的研究,随意就把钱亏了出去——很多人买P2P造成血本无归就是这个问题
;
第二种,是自欺欺人,明明没有研究清楚的事情,非要骗自己搞清楚了,于是重仓了错误的股票或者产品,导致大幅亏损
。
所以我们始终觉得,波动大不是风险、亏损的可能性也不是风险,只有自己不懂装懂、自欺欺人才是最大的风险
。
最后,哪怕一个市场长期向上,我们也很有纪律性地做了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我们还是要注意过程中心态的管理。
行为金融学里有个概念叫做「短视损失厌恶
(myopic loss aversion)」,是由著名学者理查德·赛勒(Richard Thaler)和施罗莫·贝纳茨(Shlomo Benartzi)提出的。
他们在1995年发布的论文里提到了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就是投资者对于自己的投资账户查看越频繁,通常回报就越低
。
因为大多数人忍受不了短期价格波动的影响,总倾向于躲避暂时的浮亏,或者是赚一点钱就赶紧「落袋为安」,这样反反复复的操作不但让自己多交了好多手续费,还损失了更多长期收益。
想起一句话:除了增量以外,这世上多是先知先觉的人挣后知后觉的人的钱,这就是信息差
。
当我们对风险建立起正确的认知、构建自己事前和事后的应对方法,并且有纪律性地坚持下去,我们不仅可以取得财务上的回报,更可以收获心灵上的安宁
。
总结: 我们怎么做? 1)风险认知:波动大不是风险、亏损的可能性也不是风险,只有自己不懂装懂、自欺欺人才是最大的风险。 2)投资策略和执行:构建自己事前和事后的应对方法,并且有纪律性地坚持下去。 投资者对于自己的投资账户查看越频繁,通常回报就越低。 除了增量以外,这世上多是先知先觉的人挣后知后觉的人的钱,这就是信息差。